類風濕性關節炎
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大多有關節的腫脹僵硬及疼痛,由此限制關節的活動,使得起床、穿衣、運動甚至行走時都感到困難。俗話說“生命在于運動”,要保持關節的正常功能,就要注意保持關節的活動度。
適宜的活動有利于患者關節功能的恢復,有利于維持正常關節活動,對延緩關節功能減退、預防關節畸形具有重要意義。但活動應時有比較嚴格的限制,以下幾點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活動時的注意事項。
1、急性期雖可活動,但不宜外出運動,而是開展日常生活的訓練,如起床、坐立、穿脫衣服等,或在家中或病床上活動受累關節,主要做簡單的關節屈伸運動,每日1~2次,每次做5~10次?;顒臃炔豢蛇^大,應保持在允許范圍內,活動后注意觀察自身體驗,如果在24小時內疼痛、僵硬的程度加重或出現關節腫脹現象,則要減量或暫?;顒?。
2、進入緩解期后可多做家務勞動,如掃地、抹桌子等,開展如握拳、甩手、踢腿、屈伸等關節活動,并配合按摩、理療等物理療法以改善癥狀。這一階段可安排外出活動,如散步等輕體力活動,每次10~30分鐘,注意事項同急性期。
3、慢性期要盡可能安排有規律的運動,每周3~5次,每次不超過1小時。以有氧運動為主,散步、騎自行車、打太極拳等均為適宜項目,以不感到疲勞、活動后無癥狀加重為原則。
4.無論急性期還是緩解期、慢性期,開展活動都要循序漸進,活動間歇要適當休息。如果在活動中或活動后出現癥狀加重或肌肉痙攣現象,應停止活動1~3天,待癥狀改善后再考慮開展活動,并適當調整活動方案并減小運動量。